Home>basketballNews> 隊記質疑開拓者:瀚森成為克羅寧策略的犧牲品,留下羅威反而阻礙他發揮潛力 >

隊記質疑開拓者:瀚森成為克羅寧策略的犧牲品,留下羅威反而阻礙他發揮潛力

北京時間11月24日,開拓者隊記Reese Kunz撰文分析楊瀚森當前情況,認為他成為了開拓者現行策略的犧牲品,且球隊留下羅威,反而阻擋了瀚森發揮潛力。以下為其全文報導——

隨著2025-26賽季開打一個月,《露天看台體育》(Bleacher Report)記者Buckley近日盤點了各隊休賽期最大的遺憾。關於波特蘭開拓者隊的部分,他認為這遺憾源自他們在選秀中以非傳統方式選中了楊瀚森——問題不在於選秀本身,而是開拓者未能充分運用這個簽位的價值,讓楊瀚森淪為輪換陣容末端,難以獲得出場機會。

「考慮到他2米16、122公斤的體格和獨特技術水準,這是一筆極具吸引力的賭注,也使開拓者在夏季聯賽中成為必看球隊。但早在他加盟前,就有一個急迫的問題擺在眼前:他能否跟上NBA的比賽節奏?」Buckley寫道。

楊瀚森已展現出一些令人期待的亮點,證明這筆選秀押注的合理性。但正如Buckley指出的,在開拓者擁擠的前場陣容中,他尚未獲得穩定的出場時間,外界對他適應NBA節奏的能力仍有合理疑慮。

Buckley還表示:「這些問題至今仍未解決,因為他在輪換陣容中排名過於靠後。要知道,開拓者去年才用7號簽選中了另一位中鋒克林根,現在還留下了羅伯特-威廉姆斯和杜普-里斯。這就是為何到目前為止,楊瀚森的NBA出場時間如此有限。」

讓他直面賽場磨練、經歷成長陣痛,難道不是楊瀚森學習曲線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嗎?開拓者似乎在拖延這一不可避免的過程——留下威廉姆斯三世作為「保險」,以防楊瀚森無法發揮,但威廉姆斯的存在本身,或許正阻礙了楊瀚森潛力的釋放!

楊瀚森始終未能穩定進入臨時主教練斯普利特的輪換陣容,凸顯開拓者在陣容建設上的「兩難困境」。作為一支重建球隊,他們過度依賴老將,留隊時間過長;本應從一開始就將年輕核心擺在首位,但開拓者如今又急於追求戰績,導致年輕球員難以獲得最有利於成長的環境。

亨德森和謝登-夏普此前也曾面臨類似困境,而楊瀚森似乎成為總經理喬-克羅寧試圖「雙線並行」(同時兼顧重建與戰績)策略下的最新犧牲品。

話雖如此,開拓者的休賽期遺憾其實不多,因為克羅寧迄今對重建的掌控相對成功。安芬尼-西蒙斯和艾頓的離隊,都屬於「減法式補強」。即便艾頓離隊,開拓者的中鋒位置如今又出現新的難題——排在楊瀚森前面的,正是他們去年選中的克林根。

這不免讓人質疑:開拓者對楊瀚森的規劃究竟為何?當初為何要選擇他?尤其球隊還存在投籃能力不足等其他明顯陣容缺陷,至今仍未得到解決。

Comment (0)
No data
Site map Links
Contact informationContact
Business:ANTSCORE LTD
Address:UNIT 1804 SOUTH BANK TOWER, 55 UPPER GROUND,LONDON ENGLAND SE1 9E
Number:+85259695367
E-mali:[email protected]
APP
Scan to DownloadAPP